最近有一款酒在文化圈儿挺火,很多当红的作家、文化名人、出版人都喝过,也都评价很高。由于是限量版的,仅限于文化圈内部流通,所以圈外人基本上不知道。文化圈的人喝了后,一传十十传百,眼瞅着这酒慢慢要出圈了,酒香恐怕藏也藏不住了。
在北京,有一块风水宝地,位于雍和宫的艮位、地坛的巽位,合为风山渐卦,有木植山上,以山育林,不断生长的意思,主文教;南临北护城河,又有水火既济之象,象征酒。我知道你看不懂这是啥意思,不过知道我们很牛就好了。
宝地里有一处墙壁主色调为中国红的秘密基地,这里曾经发生了一件震惊文化圈的小事。一帮白酒老炮,围着小桌子品酒,品酒师为每人倒了十杯浓香美酒,大家听过的大牛品牌都在里面,当然也包括五种粮食酿造的液体。
大家盲品后,选出最喜欢的酒,不好意思,有一款哪儿都买不到的酒杯好评度远超五种粮食的液体。这事儿在出版圈、作家圈传开后,有点犟的酒友找各种理由来品酒,这款神秘的酒又多次拔得头筹。你要一箱,我拿几件,蹭蹭蹭,秘密基地的酒被这帮文人“讹”去了。
聊到这里,你肯定想问,到底是啥酒啊?我们有一个很文雅的名字,叫“汉书下酒”。“汉书下酒”标准款被“讹”光后,我们又偷偷请大师打造了升级版的经典款“汉武浓香”。没想到,酒还没到货,又被盯上了。你肯定好奇,这酒有这么好吗?
我们本不想把我们的后台说出来,你们非要问。既然如此,我们就不客气了。我们的酒为什么牛,先从一个人说起。
“汉书下酒”背后的神秘高人就是吴晓萍,懂酒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她。不懂酒的人,也该知道她。她的经历太过传奇,听起来很像金庸武侠里的大女主。
1953年,她还在襁褓里遭生母弃养,被酿酒师收养,后秉承家训,历经万苦,最终达到白酒酿造、品鉴的巅峰,得遍了白酒行业各种奖项。
她一手打造了“国窖1573”;她带团队加盟酒鬼酒,亲尝一万两千种酒,开创了浓香、清香、酱香三合一的“馥郁香”酒,推出了酒鬼内参;随后又打造了文君天弦,影响巨大。吴晓萍于2016年回归家族酒厂,吴家酒厂始建于1911年,已有一百多年历史。
她以师徒制,成立“吴门”,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第一个世家传承的技术团队。也正是在这个时候,吴晓萍开始“汉书下酒”系列浓香白酒的研发。2019年,汉书下酒首款产品调制成功,被秘密带入北京文化圈,在小范围内品尝。
从2019年到2022年,全网没有任何汉书下酒的信息,这款限量版美酒,只在小范围内供大家品尝、享用。由于几位喝过该酒,一直心向往之的文化名人,在一些场合“多说了几句”,以至于更多的朋友想品尝下这酒的绝美滋味。
“汉书下酒系”列,尤其是新推出的55度“汉武浓香”,与书香文化的精神高度融合,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个性。
汉书下酒的精神内核中注入了文化人的价值,也兼有教师、医生、工程师、会计师的匠人精神,吴晓萍在调制的时候,把每一瓶酒当作一本书,也当做一个人,让酒的口感、视觉方面,充满个性。新近推出的55度“汉武浓香”,就有独特的“脾气”。下面这四个特点,值得我们认真品味:
这个浓香有点酱:
吴晓萍是中国第一位打破酱香与浓香界限的调酒大师,在浓香的酒中,植入酱香的元素,让酒的层次更丰富,更加绵软醇厚,同时又不破坏浓香酒入口爆香,入口绵,落口甜的固有优势。“汉书下酒”完好地秉承了这个精神。
这个浓香有点匠:
吴晓萍是酒业大国工匠荣誉的获得者,曾为了研发一款酒,亲自品尝一万两千种酒,研发汉书下酒系列,更是独具匠心。“汉书下酒”浓缩了吴老师半个世纪的经验与情怀,充满了工匠精神,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精心打磨。
这个浓香有点犟:
“汉书下酒”的精神根植于文化界、专业人士,从问世的一刻,身上就带有知识分子的脾气、专业人士的执着,给人一股子“犟”劲儿。汉书下酒有文化人的厚度,也有知识分子的激烈,同时有文人的骨气。我们做的是顶级浓香,绝对不落俗套,就是这么犟。
这个浓香很多奖:
吴晓萍一生获奖无数,其中2019年荣获中国酒业金樽奖《大国工匠》称号,2020年荣获首中国酒业青云奖“年度酿酒大师”称号,可谓摘得中国白酒业的最高荣誉。“汉书下酒”以及子系列“汉武浓香”正是在这些奖项的加持下诞生的,起点非常高,因此广受好评。
“汉书下酒”带着长子“汉武浓香”,从古代皇家敬天敬地的圣地——地坛附近的基地出发,准备走进更多人的生活,让更多朋友,更多圈层的朋友了解、认识并喝上我们的酒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会带领大家,寻找并发现,“汉书下酒”背后的历史、故事和底蕴,同时探寻“汉武浓香”与汉武帝封禅有关的文史脉络。希望“汉武浓香”不仅是解忧消愁的工具,也是承载厚重人文情怀的琼浆玉液,成为中国酒文化复兴的标志,为更多人带来微醺的快乐。最后顺便说一句,从今天开始,这款哪儿都买不到的顶级浓香,如今哪儿都可以买到了。